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头部广告
  • 头部广告
  • 头部广告
  • 头部广告
首页考生问答德育管理  
 
吉林电大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学概论(4)
来源:本站 点击数:3422次 更新时间:2015/6/1 15:12:46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一、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社会群体

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一般说来,小至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家庭,大至一个民族或国家。在个人层次上,社会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在群体层次上,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

(二)家庭

是指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

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三)社会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社会群体是彼此能够产生相互联系的一群人。但不是任何一群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群体,比如一群正在排队购买月票的人,飞机和火车中的旅客,都不是群体。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征。

1、社会群体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比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是一个群体。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及成员认为自己属于该群体,并对之负有责任。

3、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由于群体成员具有维护群体利益的共同责任感,所以群体成员往往彼此期待某种有利于群体的活动产生,并且在这种活动中作出自己的努力。

(四)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条件和功能。

涵义:是指由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这种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

条件:1、保持较小的规模。一般,组成这类群体的成员不能太多,多者几十人,少则几人。只有在小群体中,人们才有可能进行比较深入的交往。

2、进行直接地面对面地互动。只有面对面地互动,才能使互动的双方或各方了解彼此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从而产生一种亲密的情感。

3、保持相对持久的互动关系。只有经过经常的、长期的互动,人们之间才有可能加深了解,从而形成初级社会群体。

功能:1、初级社会群体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2、初级社会群体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社会需要。

3、初级社会群体是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4、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

(五)家庭的涵义及其经历的形式。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三中主要形式。

家庭的涵义: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区别于其他初级社会群体的关键所在。

人类家庭发展经历的形式:1、血缘家庭。这是家庭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婚姻集体是按照辈分区分的,即辈分相同的男女互为夫妻。

2、普那路亚家庭。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上的家庭,已经禁止近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最后逐步发展到禁止旁系兄弟姐妹间通婚,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

3、对偶家庭。是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致家庭形式的过度。

4、一夫一妻制家庭。一个男子只能拥有一个妻子,婚姻关系更加坚固和持久。

(六)从家庭结构的角度看,通常把家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按照家庭中的代际层次划分,可以把家庭分为一代家庭、两代家庭、多代家庭。按照家庭中的权力来划分可以分为母权家庭、父权家庭、平权家庭等。按照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隔代家庭等。

1、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

3、联合家庭。是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在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庭。

4、其他家庭。除上述几种主要类型外,如由于父母死亡而形成的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缺乏中间一代的祖孙家庭等。

(七)简述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传统婚姻家庭特征:1、传宗接代是婚姻的目的。  

2、用包办方式缔结婚姻。  

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

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利原则。  

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制度的进步:

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变革,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迁。确立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

2、1980年我国对原《婚姻法》作了修改,并颁布了第二部《婚姻法》,把计划生育、禁止家庭虐待、子女保护、夫妻财产等问题进行规定。这样,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就更加完整和体系化。

3、我国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及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中自主婚姻的比例逐步提高,1949年前这一比例是8%,1984~1993年为39.59%。家庭中的权力也由封建主义制度下的夫权变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夫妻平权和家庭成员普遍参与。

二、练习题

1. 初级社会  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是构成 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人类家庭的发展经历了  血缘家庭  、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     、 一夫一妻制家庭 四个阶段。

 

 

 

 

 

 

 

 

 

 

第六章  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一、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社会组织

广义上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共同体,包括家庭、家庭、工厂、机关和学校等;狭义上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是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组合方式。社会学中的社会组织主要是指一种社会组织方式,而不主要指政治性的党、团组织。

(二) 组织结构

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的形式。即指一个社会组织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组织环境

社会组织环境是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包括与它有关的社会组织、经济与政治状况、社会政策、社会风气等。

(四)简述社会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1、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社会组织不是人们最初参加的社会群体,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2、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社会组织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担当社会赋予的任务就成为社会组织的主要目标。社会组织只有满足了社会对它的需要才能够存在下去。

3、社会组织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社会组织是一种业缘组合,其成员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分工合作组合在一起的。因此,组织成员之间主要围绕着共同的事业和目标进行分工合作。

4、社会组织中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

5、社会组织成员的可代替性强。社会组织是其成员分工合作达成目标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成员承担都只是某一方面局部的工作。他们都是某一角色的扮演者。

(五)社会组织的类型分为哪些?

社会组织可以依不同的标准划分。

1、从功能的角度可以把社会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军事组织等。

2、依照组织结构的严密程度可以将社会组织分成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政党、行政机关、工厂、学校、军队这类组织内部都有严格而正式的规章,属于正式组织。而朋友圈子、同乡会则属于非正式组织。

(六)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一个社会组织的对外联系时多方面的,或者说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的任何部分都会同外界环境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例如,上、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等。

2、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社会组织对环境的依赖关系决定了环境变化将导致社会组织的变化。

(七)作为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而成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应具有如下要素。

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社会组织的第一要素是拥有一批能够为实现社会组织的目标做出贡献的成员。这些成员通过一定的手续加入。

2、固定的目标。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特定的目标。对外反映了该社会组织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职能。对内它是团结、聚合其成员共同奋斗的旗帜。

3、规范性的章程。社会组织的章程是关于本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活动规则的规定。

4、权威的领导体系。为了有效地实现特定目标,社会组织需要对其成员进行合理配置,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挥、协调和监督。

5、必要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达到目标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等内容。不同社会组织所需的物质基础条件不同。

(八)制定社会组织的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是哪些?

1、环境的需要。一个组织如果不能满足环境的需求,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里的环境包括其他组织和广大社会。

2、组织的资源。如果组织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不可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

3、组织的能力。社会组织本身的能力强烈制约着组织的目标。组织成员的工作能力,组织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及其生产力—将资源加工成产品的能力都影响着组织目标的确定。

4、上级指令的影响。组织大多处在层次体系之中,为了实现整体利益,某些组织常常收到来自对它具有指挥的上级的指令,即要求它实现某种目标。

(九)韦伯的科层制特点及功能分析。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其总的特征是职位分层、权力分等、职权相等,实行严格的上级对下级的指挥和管理,下级对上级服从与责任的工作制度。在组织工作中,对事不对人。

科层制的功能:

正功能:部分对整体的协调所起的积极作用。它能保证组织成员行为准确性、稳定性以及严格的纪律性和可靠性。能人结构、紧密地连接与配合、事本主义原则共同保证了科层组织的有效运转。

负功能:是纯粹理想型的,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变化对组织运行的影响,也没有考虑组织成员的多种需求。

(十)简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社会组织的环境是影响组织生存、运行和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主要指组织的外部环境,即影响组织的外部因素。例对于一家工厂来说原料供给者、合作者、竞争者、产品消费者、工商管理机构乃至社会政策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由于社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它必须适应环境的关系。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的部门或增或减,或加强或削弱,这就是环境变化引起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实际上,任何社会组织的变化也会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

二、练习题

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加入该组织的成员,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固定的目标、规范性章程、  权威的领导体系 和 必要的物质基础 。

2.20世纪初产生的古典管理理论,其代表是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三种理论。

3.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 Y理论  两种假设。

 

 

 

 

 

第七章     

一、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社区

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1887年在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时提出来的。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人文区位学

也称为人类生态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古典人文区位学认为社区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它认为,人们由于社区内资源的匮乏而相互竞争,同时,为了共同生存而互相依赖。

(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可以是一个小的村落,也可以是由几个毗邻的村落组成的社会区域。

(四)社区组织

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组织机构认识社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五)社区的要素与分类

社区的要素: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

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地域是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依托。

3、共同的社会生活。进行共同的社会活动即共同的社会生活是社区的本质特征。

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而成的社区居民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区的分类:1、按社区中人们的主要活动或功能分类: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宗教社区。

2、按社区中人群大小,地域广狭分类: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微型社区。

3、按社区的形成方式分类:社区有自然形成的,也有人为规定的。

4、按社区的多元综合标准分类: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六)社区的分析框架有哪些?

1、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古典人文区位学认为社区是一种生态区位秩序。它认为,人们由于社区内资源的匮乏而相互竞争,同时,为了共同生存而互相依赖。

2、文化人类学的分析框架。是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化过程和文化差异与类型的学科。注重对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考察,在研究方法上用了人类学的实地考察方法,对社区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作深入观察、访问、分析。

3、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社会系统理论把社区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把社区视为个人、群体、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认为社区的日常生活总是通过社区中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

(七)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其内涵是某一区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重越大,这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越高。

我国人口众多,划分城市类型的人口标准中,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50万人为大城市,50~20万人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其中不够设市标准的称为镇。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如下:

1、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密度高。

2、城市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

3、城市社区成员的异质性高。

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5、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

6、城市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八)论述我国的城乡关系及城乡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

1、解放前我国的城乡关系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的城市与农村一直处于对立状态,这是我国的城市基本上不是生产性城市,而是作为政治统治和军事中心存在,城乡对立。

2、解放后我国的城乡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城乡对立的局面。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农村落后表现出:农村人口众多,生产率低;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重点建设在城市,而且工农业产品存在剪刀差,农村支援城市建设。扩大了城乡差距。此外,国家对城市实现高福利、高就业等保障性政策,为了维持这种情况,我国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实际上造成了城乡差别制度化。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才有改观。

3、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住在农村。面对城乡间明显差别,我们应该制定合适的政策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为此,我国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我国大中城市承受压力更大,但我国又不可能不发展大城市,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2)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1949年以后的30多年,我国形成了城乡壁垒隔绝的二元结构格局,使得城乡差别制度化。

(3)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国家从“六五”以来开始实行扶贫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知识、服务等方式帮助落后农村地区的发展。

二、练习题

1.社区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  腾尼斯       于1887年提出来的。

2. 血缘关系   和 地缘关系  是农村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

3.解放后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受政治因素影响大   、    发展不平衡  。    

 

 

 

 

 

 

 

 

 

第八章   阶级与阶层

一、重难点问题辅导

(一)社会分化

所谓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这种现象,是我们观察到和了解社会发展的主要现象之一。它以社会分工为导火索,但又不局限于社会分工,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把社会按特性区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

(二)社会分层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系列。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经济、社会、政治是社会分层的标准。

(三)阶级

所谓阶级指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划分根源于社会的经济结构,根源于远古社会人类生产中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建立。阶级产生于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建立。

(四)社会分层的理论有哪些?

为什么社会会分成不同层次。一般地说来有三种解释:一是功能论,二是需要论,三是天才论。

1、功能论。这一观点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帕森斯的论点为代表。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分层制度能够帮助支持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帕森斯认为社会的组织,在结构上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称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制度系统。

2、需要论。认为分层既然存在于任何社会,而且能够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第一,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第二,必须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第三,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第四,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

3、天才论。事实上非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在工作中是同等重要的,分层是由于人们的各种机会和所受的待遇不同而形成的。

(五)简述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劳动分工的需要,而分化的因素则是基于生物的和社会文化的条件。生物因素:性别、年龄、种族、智力等;社会文化因素: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社会各阶层、阶级和其他集团的区别。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来说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工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内部的也有分化。

(六)我国职业分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职业地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专业化的程度。即专业化程度越高,职业地位就越高;脑力劳动者的职业地位高于体力劳动者;在体力劳动者中,技工的职业地位高于非技工;高技术工种的职业高于非技术工种;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也强有力地影响着职业的地位。

(七)简述我国剥削阶级消灭的过程。

剥削阶级在我国消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武装斗争争夺政权开始。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剥削阶级在中国的政治统治。尔后清匪反霸、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到1956年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最终消灭了剥削制度。

1.对帝国主义的工具——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采取没收的办法,即没收官僚资本。这项任务,在全国解放后,很快就完成了。这个阶级也早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

2.对于封建地主阶级,是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给广大农民的办法来解决的。1952年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完成,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3.对于资本家阶级,由于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它的特殊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剥削一面,又有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一面,所以对资本家生产资料采取赎买政策。1955年下半年和1956年上半年,我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本家阶级也不存在了。

 

二、练习题

1.社会分层理论一般有三种解释:一是 功能论,二是需要论,三是  天才论  

   2. 我国是在1955年下半年和1956年上半年,我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本家阶级也不存在了。

   3. 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 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7年吉林省成人高考学生常见问题 下一篇:吉林电大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学概论(3)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校长寄语
吉林自考成考网-吉林省成考网 2007-2026 @ All Rights Reserved jlzkck V 3.7.0

吉ICP备19002169号
电子邮件:5169360@qq.com 联系电话:0431-8109271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天骄大厦